我国肝炎防治10年成绩不寻常 | |||||
|
|||||
“消除丙肝,控制乙肝”成为业界共识 本报记者 李阳和 庄辉院士代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签署《中国肝炎防治新十年行动宣言》。庞建国摄 “您最新的表面抗原是6.4IU/ml ,这意味着您的乙肝已被控制住了,我们都为你的健康表示祝贺。”在7月12日召开的中国肝炎防治十周年大会上,受邀来分享诊疗故事的严女士从专家口中得知了最新的化验报告结果,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来自农村的她,并不太清楚“表面抗原6.4”的确切意思,但她明白,这个数值的下降就是乙肝病情好转的标志。在2006年,严女士就被确诊患上乙肝,6年来服用多种药物,病情却不见好转。今年,病情恶化的她选择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经过5个月的治疗后,乙肝病毒已经检测不到,表面抗原持续下降,接近阴转。 与严女士同台亮相的还有她的小姑子刘女士。2008年,刘女士被确诊为丙肝患者,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加上不清楚丙肝的危害,5年来她拖延治疗,直到腹部疼痛、无力劳作时再去医院就诊。此时,检测发现丙肝病毒值已经非常高了。经医生推荐使用派罗欣治疗。两个月后复查时,主治医生告诉她,丙肝病毒已被清除。摘掉了丙肝帽子的刘女士兴奋不已,当询问医生得知派罗欣也可以治疗乙肝时,她把这个药物推荐给了自己的嫂子。 这俩姑嫂只是获益于长效干扰素的10余万中国肝炎患者的缩影。“10年前,以派罗欣为代表的长效干扰素获批进入中国市场,由此带动了我国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飞跃式的提升,让更多的丙肝患者得以治愈,更多的乙肝患者实现停药后持久应答,即停药不复发,甚至达到‘临床治愈’。” 在中国肝炎防治十周年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对我国肝炎防治1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如此概括。 会上,庄辉院士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教授等肝病治疗专家,就我国肝炎防治领域10年间走过的历程进行了回顾。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当前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因发病率高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杀手。其中,乙肝是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较易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的还会转变为肝癌。丙肝则容易形成肝纤维化,有的则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据卫生部《2012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数据显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高居传染病之首,2012年我国报告的乙肝发病超过100万例。慢性乙肝患者数量累计达到2000万,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乙肝及其并发症。同时,中国还是丙肝中度流行区,2012年我国报告的丙肝发病数量超过20万例。 近10年来,我国政府在乙肝防治方面做了什么?庄辉院士表示,***是加强疫苗预防,包括新生儿的疫苗预防、15岁以下儿童接种乙肝疫苗,以及2013年开始对高危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第二是规范治疗、消除歧视。2005年制定了乙肝防治指南,并在2010年进行修订;2009年取消了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减少对乙肝患者的歧视。在丙肝的防治方面,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2010年我国实施了艾滋病、性病、丙肝监测点的整合,在全国设立了87个丙肝监测点。同时,我国还制订了一系列规范:2004年,卫生部发布了《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6年开展了中国丙肝防治指南万里行继续教育项目;2007年提出丙肝防治建议书;2011年丙肝筛查项目,发布控制丙肝医院内感染指南等。1992年和2006年进行了两次有关丙肝的流行病学调研。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多项举措的实施,使肝炎防治颇见成效。我国乙肝发病率显著下降:1992年,一般人群发病率9.75%、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是9.95%,到了2006年,分别下降到7.18%和0.96%;1992年,我国乙肝携带者达1.2亿、慢性乙肝患者有3000万,到2006年分别下降到9300万和2000万。从北京地区的数字来看,急性肝炎的发病率,从15 /10万下降到2/10万;肝癌的死亡率,从5.7/10万下降到5.4/10万。我国丙肝流行率明显下降:1992年一般人群中的流行率为3.2%,到2006年这个数字为0.43%。 长效干扰素改变了治疗格局 在乙肝和丙肝的治疗方面,这10年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003年以前,丙肝和乙肝的治疗,一直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长效干扰素获批进入中国市场,改变了原有肝炎治疗格局,丙肝患者终于可以实现治愈的梦想,而乙肝患者也可在停药后实现持久应答,即停药不复发。 对于乙肝的治疗,在长效干扰素进入中国以前,民间通常采用一些保肝护肝的做法,收效甚微。后来出现了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对病毒抑制起到了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乙肝是免疫相关疾病,单纯的病毒抑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进行疾病治疗。口服抗病毒药物可以将乙肝病毒抑制在一定的水平之内,但是停药后复发的风险超过50%,病情反复反而更容易导致疾病的进展及恶化。庄辉院士表示,乙肝治疗方面取得的很大的进展在于实现了从普通干扰素到长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具有双重作用机制,一方面可以降低病毒水平;另一方面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直接抑制病毒,激发机体的免疫能力,能够帮助患者实现停药不复发,甚至达到临床治愈。“长效干扰素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乙肝患者的疗效,降低了肝癌、肝硬化的发生率。***长效干扰素派罗欣进行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有超过6成的乙肝患者获得持久的e抗原血清转换,实现满意的治疗目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任红教授介绍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00万慢性乙肝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带来的结果是,重型肝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慢性乙肝发生的肝硬化和肝癌也明显减少。“10年来,我国有超过10万名肝炎患者获得了长效干扰素的规范治疗,并取得显著的疗效,我国肝炎防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现在,乙肝不仅可以预防、治疗,未来还是可以控制的。”谈及未来10年肝炎防治的发展,庄辉院士预言,今后10年,还会出现免疫治疗制剂、亲环素抑制剂、入侵抑制剂等新的乙肝抗病毒药物。这些新的药物是可望实现乙肝治愈的目标。 10年来,丙肝的治疗同样取得众人瞩目的成绩。专家表示,丙肝症状隐匿,慢性化程度较高,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若不尽早治疗,70%~90%的丙肝患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大约10%~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后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发展为失代偿肝硬化和肝衰竭或演变为肝癌。 2003年以前,丙肝的治疗主要以中医保肝为主,无法实现彻底的根治。长效干扰素进入中国后,丙肝患者从此获得了治愈机会。魏来教授表示:“丙肝与乙肝不一样,只要被确诊就能被治疗,只要开始规范治疗,60%~80%的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 未来10年的目标: 消除丙肝,控制乙肝 虽然我国在乙肝和丙肝防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认知率低、诊疗不规范等问题。庄辉院士认为,目前丙肝防治的主要问题是:公众和基层医务人员对丙肝认知度低;在一般人群间的丙肝筛查尚未开展,大量农村丙肝患者未被发现;高危人群未定期筛查,使得一些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早查、早治使用长效干扰素进行规范治疗,是我国未来10年丙肝防治整体水平提升的核心关键。”魏来教授强调,“未来的丙肝治疗方案仍然倡导以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疗法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结合国情推广现有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药进展。” 在会上,庄辉院士呼吁,政府、医院、企业等各界共同努力,推进丙肝的防治。谈及未来的乙肝治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任红教授介绍:“通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定量检测,以长效干扰素为基础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将有助于在有限的疗程内,实现更高的持久疗效和表面抗原清除的几率。” 我国过去10年所取得的肝炎防治成绩已表明:丙肝可防可治,乙肝可防可控。为了实现未来10年 “消除丙肝,控制乙肝” 的目标,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携手企业代表和专家代表共同签署《行动宣言》,携手努力,为推动肝炎防治新10年的目标而付诸行动。《宣言》从社会组织、医务工作者和企业3个层面落实了未来10年肝炎防治的重点:积极开展义诊和免费筛查工作,深入开展医生教育,及时更新并完善丙肝、乙肝防治指南,提高肝炎诊疗技能,规范肝炎检测和治疗,积极开展创新药物研发和探索更好的肝炎治疗方案。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受邀见证了《宣言》的签署。 作为《中国肝炎防治新十年行动宣言》的企业签署方,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副总裁曹明先生表示:“‘患者为先’是罗氏始终秉承的理念。我们将一如既往与政府、社会组织和医务工作者携手,不断推进创新药物研发,支持更多的临床研究,推动个体化治疗,帮助更多肝炎患者及时得到诊治并实现治愈可能。” |
|||||
上一篇: 我国乙肝防控成果获国际认可 下一篇: 《中国肝病诊疗管理规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