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 |||||
|
|||||
1.概述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型肝炎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2亿。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引起的肝炎临床症状。目前乙肝病毒呈全球性扩散分布,全球60亿人口中有20亿人曾感染HBV,占总人口的1/3,慢性HBV感染者有3.85亿人,占总人口的6%,其中亚洲占2/3,中国占1/3。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每年有9%以上进展为肝硬化,有5%以上进展为肝癌。2010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新版指南补充了我国自主研究的乙肝流行病学数据:我国现有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人。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不洁注射及围产期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的。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10%,约1.2亿人,其中1/4的人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重症。我国现有慢肝患者1200万,每年死于肝病者约30万,其中半数为肝重症。尤其严重的是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孕妇,其中约40%可直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使婴儿感染。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HBV)后,约80%~90%可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每年约有80万~100万新生儿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其中的一部分婴儿于成年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重症,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
|||||
上一篇: 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 下一篇: 甲型病毒性肝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