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养护肝脏的“黄金时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赖金枚介绍,在中医理论中,肝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肝脏的功能在春季时尤为活跃,因此春季养生也以养护肝脏为首要任务。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护肝脏呢? 赖金枚建议,首先要做到起居有常,子时和丑时(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进行解毒的高峰时间,也是人最重要的睡眠时间。“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养肝的最好方式就是休息。肝脏储藏着丰富的血液,有保护视力的作用,长期用眼,尤其是熬夜玩手机,也会导致肝血不足,应避免熬夜以及长时间玩手机、用电脑、看书等行为。此外,也要避免酗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调节情绪也很重要。在中医特色的七情疗法中,五脏对应五志,不同情绪反应会影响五脏。“肝在志为怒”,所谓“怒伤肝”,即长期精神抑郁或暴怒会导致肝气郁结,容易出现胃痛、胃胀、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脂肪肝等病症。情绪不舒畅时应寻找良好的途径宣泄,比如与朋友诉说,或听听舒缓平和的音乐,这也是中医“五音疗疾”的体现。 要保护肝脏功能,还可以通过食补、穴位按摩、适当运动等方式改善身体状态。 在日常饮食方面,赖金枚说,结合中医理论,“五色入五脏”“色味当五藏”“肝主青”,大家平时可多吃绿豆、菠菜、芹菜、青瓜、西蓝花等以疏肝养血、滋阴润燥,吃石榴、酸梅、山楂等酸味食物以保肝敛肝,还可饮菊花、玫瑰花、绞股蓝等花茶以疏肝理气。 赖金枚建议,平时大家还可以按摩一下太冲穴。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该穴位具有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经活络的作用。通过按摩该穴位可缓解头痛、眩晕、郁证、胁痛、腹胀、呃逆、月经不调等。 在补充营养方面也需注意适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内科主任医师朱月永介绍,膳食补充剂等保健品或其他“补药”,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不可滥用。 此外,目前不少疾病的发生与体重超标有关。体重超标人群往往伴随着血糖、血脂指标异常,易导致心脑疾病,也可导致肝脏损伤。因此,平时要做好体重管理,少食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同时应多运动,如游泳、跑步、跳绳等有氧运动,以及举哑铃等抗阻运动。“在中医理论内,关节、肌腱、韧带等均为肝所主。长期久坐久卧,容易导致关节、肌腱、韧带处于僵硬状态,进而导致肝失疏泄和肝失条达。”赖金枚说。 “肝脏功能强大,但其内部缺乏痛觉神经,一定要定期体检、关注肝脏健康状况。”朱月永表示,已经患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应当定期随访,不随意停药;同时,重视病毒性肝炎的疫苗接种与日常防护,积极预防相关传染性疾病。 (来源: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7日 全国爱肝日网站王圣强医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