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得了肝硬化请做如下几项检查 | |||||
|
|||||
1.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病理组织学上,肝脏的正常结构被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再生结节),导致肝脏发生纤维化及肝小叶结构改变,从而发展为肝硬化。 2.肝硬化的病因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NAFLD/MAFLD)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我国肝硬化患者数量庞大,预估未来肝硬化将成为肝病患者主要的疾病负担。 3.肝硬化的并发症 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癌,肝衰竭等症状,其中,肝硬化引起的肝衰竭具有高死亡率,患者发展为肝衰竭后第一个月的死亡率为30%至40%。 4.怀疑肝硬化可做如下检查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患者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患有慢性肝病,并明确自己是否已经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这对于后续的治疗和疾病管理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能早期发现肝硬化,就可以避免很多严重后果,我们可以做以下几项检查来监测肝硬化的发展进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超声检查 通过超声进行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肝脏的形态大小等,若是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内结构紊乱,门静脉增宽,那么已经发生肝硬化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异常:在肝硬化早期,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减少。随着疾病进展,尤其是伴随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计数可能会显著下降,这是因为脾脏增大后破坏更多的白细胞。但在某些感染状态下,白细胞计数也可能升高。其次,血小板计数也是评估肝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血小板计数每微升血小于150个,就应该高度警惕肝硬化的存在。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每微升血100个时,那么基本上可以确认肝硬化的存在。在肝硬化患者中,如果病因和炎症得到控制,那么其肝功能检测结果可能看起来正常。然而,如果血小板计数偏低,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腹水积聚、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血小板计数异常降低,必须高度重视并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肝脏瞬时弹性测定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或预测其发生风险,可以采用肝脏瞬时弹性测定进行检查。肝弹检测(简称)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测肝纤维化的方式。它可以评估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及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在临床上可部分替代肝穿刺病理活检。检查前需空腹、禁酒,并保持情绪稳定。这种检查方法有多种设备可以使用,全国大部分医院都能进行此类检查。因此,当患者怀疑自己发生肝硬化时,可以行血常规和肝脏瞬时弹性测定检查,能很快地确认自己是否患有肝硬化。 如果医生通过B超等其他方式确认了肝硬化或相关并发症,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肝硬化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它、积极预防它、科学治疗它,就一定能够战胜这个“小恶魔”。让我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关爱肝脏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2025年3月11日山东医专肝病研究所 临沂科林肝胆医院影像科王晨羽供稿) |
|||||
上一篇: 如何预防肝炎转成肝硬化 下一篇: 养肝八段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