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国爱肝日: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转)
发布日期:2025-02-27 15:00:51

2025年全国爱肝日: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转)

(全文转自爱肝联盟微信公众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石翠翠 范建高

“3.18全国爱肝日”是中国为推动肝病防治健康教育、传播预防肝病科普知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宣传日,定在每年的3月18日。今年是“3.18全国爱肝日”成立25周年,2001年至今全国已举办24次不同爱肝护肝主题的全国性大型公益活动。

一、设立背景

1.肝病发病率高,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中国是“肝病大国”,乙肝、丙肝、酒精肝、肝癌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各类肝病人群数量庞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全世界每年因肝病死亡的病例达100多万人,而我国的肝病患病率居世界首位。调查显示,我国每12个人中就有1人患肝病。

2.公众对肝病防治知识认知不足:肝脏是人体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即使出现病变也很难察觉,因此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肝脏健康。此外,公众对肝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知识了解有限,缺乏科学的健康意识,导致肝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率较低。

3.需要集中社会力量推动肝病防治:为了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预防肝炎肝病的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民的爱肝、护肝意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全国爱肝日应运而生。通过设立全国爱肝日,可以动员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媒体等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肝病防治工作。

4.专家和机构的倡议推动:21世纪初,北京大学医学部田庚善教授和山东省临沂市肝胆病医院院长徐向田教授等,两次联名向全国人大、卫生部等部门提出设立全国爱肝日的建议。此后,经过多方努力和推动,全国爱肝日最终确定在每年的3月18日。

二、宣传主题

不同于每年7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世界肝炎日“聚焦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中国的”3.18全国爱肝日“主题更广泛,除病毒性肝炎外,还涉及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

2025年的主题是“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旨在提高全社会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认知,从而减少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沉重的疾病负担。

2024年的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旨在普及肝纤维化的防治知识,倡导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减少肝硬化的发生。

2023年的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重点在于普及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防治知识。

2022年的主题是“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治愈肝炎”,旨在进一步普及各种类型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

三、活动形式

全国爱肝日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公众对肝病防治的认知和重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活动形式:

1.义诊筛查:全国各地的医院、医疗机构会在爱肝日当天开展义诊活动,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肝病筛查、咨询等服务。

2.科普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及各类新媒体,向大众宣传肝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康讲座:邀请专家举办科普讲座,讲解肝病的成因、危害、预防及治疗方法等。

4.社区活动:深入社区、基层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肝脏健康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公益活动:捐款捐物公益项目,推广爱肝公益科普视频,吸引公众关注肝脏健康。

6.患者教育:各级医院组织线上、线下患者教育活动,帮助慢性肝病患者了解科学的治疗和随访管理模式,促进患者接受规范治疗。

7.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全国爱肝日都会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开展活动。例如,2024年的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

这些活动形式不仅有助于普及肝病防治知识,还能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肝脏健康。

四、重要意义

全国爱肝日的设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公众对肝病的认知:普及肝病知识:全国爱肝日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肝病的成因、症状、危害和预防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肝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增强防范意识:让更多人认识到肝脏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肝病的防范意识,避免因缺乏知识而忽视肝脏健康。

2.推动肝病的早期筛查和治疗:倡导主动检测:通过宣传和义诊活动,鼓励人们主动进行肝功能检测,尤其是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饮酒者、有肝病家族史者等),以便早期发现肝病。促进规范治疗:引导患者在确诊后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3.降低肝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肝病传播:通过宣传预防措施,如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洁饮食、减少酒精摄入等,有效降低肝病的传播风险。改善治疗效果: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肝病的治愈率,减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肝病的死亡率。

4.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倡导健康饮食:鼓励人们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提倡适度运动:通过宣传运动对肝脏健康的益处,引导人们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不良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长期熬夜等,这些习惯对肝脏健康极为不利。

5.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肝病防治:凝聚社会力量:全国爱肝日的设立能够动员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媒体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肝病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关注肝脏健康的良好氛围。促进多方合作:推动医疗、科研、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整合资源,提高肝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6.为肝病防治提供政策支持:推动政策制定:全国爱肝日的活动能够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肝病防治的重视,促使政府出台更多支持肝病防治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公共卫生投入:通过宣传和呼吁,增加对肝病防治的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7.提升公众对肝病患者的理解与关爱:消除歧视:通过科普宣传,消除公众对肝病患者的误解和歧视,营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提供支持:为肝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全国爱肝日的设立不仅是对肝病防治工作的推动,更是对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关键数据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已成为中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患病率高且在代谢异常人群中更为普遍。早期识别和管理高风险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群,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代谢管理,可以有效减缓肝纤维化的进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总体患病率中国城市人口中MAFLD的患病率为28.77%,其中约16.87%的M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肝纤维化表现。男性MAFLD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42.26% vs 19.15%)。MAFL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0-69岁年龄段达到最高(38.31%),随后逐渐下降。高危人群超重、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MAFLD的患病率分别为43.40%、40.17%、45.12%、51.70%和52.63%。肥胖患者中MAFLD的患病率为66.2%。T2DM患者中MAFLD的患病率为51.8%。肝纤维化情况MAFLD患者中,约16.87%存在显著肝纤维化。女性中显著肝纤维化的比例高于男性(20.87% vs 14.33%)。60岁及以上患者中显著肝纤维化的比例显著高于60岁以下患者(56.36% vs 7.88%)。危险因素BMI、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代谢异常是M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缺乏身体活动,久坐不动等生活方式也是重要诱因。其他过去20年,中国成人NAFLD的汇总患病率为29.6%,男性(34.8%)高于女性(23.5%)。2017至2022年,中国575万余例健康体检成人中,脂肪肝患病率为44.4%,其中重度脂肪肝患病率为10.6%。

中国在乙肝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的挑战。持续加强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管理是实现2030年消除乙肝目标的关键。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2020年中国1-69岁人群中HBsAg流行率从1992年的9.72%下降到5.86%,估算全国约有7500万HBV感染者。1-4岁儿童的HBsAg流行率从1992年的9.67%下降到2020年的0.30%,降幅显著。15-49岁育龄期女性的HBsAg流行率从1992年的8.16%下降到2020年的5.87%。乙肝患者及感染者情况2020年估算全国约有7500万HBV感染者,其中约有2000万-3000万慢性乙肝患者。约有3000万人并不知晓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诊断与治疗2022年中国乙肝诊断率为24%,治疗率为15%,与WHO提出的2030年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在知晓自己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中,仅有17.33%(约300万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疾病负担56%的肝细胞癌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中国是全球肝细胞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22年中国肝癌新发病例数约为36.77万,标化发病率约为15.03/10万,呈下降趋势。乙肝预防与控制进展近年来新生儿3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目标。2020年1-5岁儿童HBsAg流行率为0.3%,距离WHO提出的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为0.1%的目标更近一步,预计中国将在2029年实现这一目标。乙肝发病率趋势2006-2018年,全国报告乙肝年发病率呈逐步下降趋势,尽管2011年和2017年有所回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未来目标与挑战根据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中国需进一步提高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减少新发感染和相关死亡。尽管在乙肝疫苗接种和母婴传播阻断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大量感染者不知情,且治疗率较低,需要加强筛查和管理。

为此,近年来,中国颁布了多部与肝病相关的指南,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和《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这些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肝病防治领域的规范化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全国爱肝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民爱肝护肝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也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贡献了力量。未来将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普及肝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进一步推动肝病的早期筛查和规范化管理,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加强医疗机构、社区、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多方协作,共同推动肝病防治工作

(全文转自爱肝联盟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被写入《健康中国战略之慢病综合管理蓝皮书》

下一篇: 全球最大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队列实现治愈“8848”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